對於管教小孩這件事
雖然蘋果爸平常是好好先生一個
但若被碰到了底限
還是會變身的
而且還蠻嚇人的
因為蘋果爸一直認為
有些原則是不容許小孩子挑戰的
而蘋果爸的作法就是
一次就飆到讓孩子們不會想再挑戰
我知道
這跟書上寫的一點也不一樣
【這篇應該會寫一堆字吧, 所以我決定改變一下排版】
蘋果爸也是會看育兒文章的, 只是, 很多時候都會覺得,【那怎麼可能?】
記得上次看過一段話, 甚至也有人拿那段話問過我的看法, 那段話的大意為
「別在小孩作錯事時發飆,因為他們只會記得你的發飆,而不會記得做錯了什麼事」
而我的回答是:如果「發飆」還無法讓小孩記得做錯了什麼事,
那我還真懷疑「好好講」就能讓小孩記得做錯了什麼事?
所以我還是選擇狠狠「發飆」, 因為, 就算小孩記不得做錯了什麼事,
至少要記得「做錯事」爸爸會發飆
但是, 某年某月某日, 對著孩子發飆後而感到後悔的一個夜晚, 懺悔的過程中驚覺
「發飆」已成了一種習慣
而且不理性的我, 把生活中累積的不悅一起釋放, 造成會過度發飆,
所以自我懺悔的次數越來越多, 只是, 就算自己真的注意到這件事, 卻一直不知道如何改變
前些日子, 蘋果媽參加了一場有關親子關係的演講, 蘋果媽轉述整場演講絕無冷場,
氣氛不斷被炒熱, 還買了有聲書回來, 要我有時間就在車上聽一聽, 聽了聽, 還真的有fu了
說真的, 內容真的詼諧風趣, 而且都有講到我的"點"上
或許跟老師是位"為人父者"有關吧, 他的說法對我這位當老爸的
似乎有某種程度上的"可信任感"
據蘋果媽的說法, 老師有提到三大重點, 阿說真的, 我這種不愛唸書的
還真的沒記住有三大重點
阿不然咧?! 嗯~~那就來聊聊我得到了哪些好了
轉換心境, 這是我的第一步
我試著把重心調整到小孩子身上, 用另一個角度與態度來看小孩
比如說你正在講話時, 小孩子在叫你了, 而小孩子就是這樣, 一次比一次大聲
直到你理會他為止, 通常這時候你的火氣也上來了,
但是小孩子只是單純的要你理會他而已
說穿了其實都知道, 只是你想先把自己的話講完,
所以現在的我, 盡量在第一時間回應, 我相信正在聽你講話的對方
也可以理解你的中斷
事實上, 這也有點呼應到了前陣子在FB上, 所看到友人的轉PO
大意是:【當你行使管教權時,心裡有沒有愛,還是只為了自己的方便】
是呀~~~當你因為小孩越叫越大聲打斷了你正在做的事, 而準備喝斥小孩時
是否應該停下來想一下, 先回應小孩, 再來教小孩什麼是【等待】
我自己得出的結論是【先教會小孩再管理小孩言行】
我猜這應該才是所謂的行使管教權吧, 就像那個老師也有提到,
說一次不懂就說兩次..十次...廿次.....卅次......., 如果還是不懂呢? 就再說卅次!!
為什麼呢? 或許也可以這解釋,
因為沒教會孩子就無法用更講理更有條理的方式管理孩子
但有些時候真的會怒火中燒, 很想動手, 嗯~~ 這就可以講到我的第二個進化了
【把孩子當好朋友】的觀念, 老師講的這一段也讓我受益匪淺
你的好朋友找你叫你, 你一定會優先回應, 你幫好朋友的忙
一定想前顧後的把事幫忙做好, 你對好朋友絕大多數不會口氣不好
你對好朋友絕大多數不會不耐煩, 你對好朋友絕大多數 ... ... ...
那麼, 你怎麼把孩子當成好朋友呢? 不就應該比照辦理嗎??!!
還有很大一個點讓我腦袋"噔"了一下, 好朋友做錯事你會對你的好朋友動手嗎??
動手了, 朋友還會在你身邊嗎??
所以同理可證, 你如果把孩子當好朋友, 又該如何對待孩子呢??
這個觀念真的讓我再次有"恍然大悟"的感覺
別輕易對孩子說【不】
這真的有難度, 甚至要考驗說話的技巧了
除了要用力催眠自己這個原則, 再來就是要在這個原則下, 拐個彎講話囉
比如說, 小孩站在桌子上玩,
通常第一個想法應該是會想對小孩子說:不要站在桌子上, 很危險!!
那是不是可以拐個彎這麼講呢
站在桌子上會跌下來耶, 很危險喔, 可以先下來嗎?
See ?! 這是可以做到的
當然這一段還有提到好像太常說【不】, 會扼殺了小孩的潛能
只是我並沒想那麼多, 我只是希望利用換個說辭的方法,
一方面可以先用思緒壓住衝動,
內心的那把火苗, 一下子就因為忙著想怎麼拐個彎講話而滅了
一方面, 少了個"不"字的說話內容, 好像比較有"愛"的感覺
至於老師說的, 是否這樣比較不會扼殺了小孩的潛能呢?
如果是真的, 這種好的副作用也未嘗不可啦
再來就是別開"三電", 好像是電視, 電腦和電玩這三種吧
我也忘了, 不過重點就是, 這些都會剝奪了與孩子相處的時間
而且正如老師說的, 現在電視打開來, 除了體育台之外,
我們接受到的很多都是負面的資訊
有罵政府的, 有黑心的, 有負心的, 有暴力的, 有豪奢的, 有情色的... ...
我們為什麼要把親子相處的時間花在這上面呢??
這真的也讓我的腦袋"噔"了一下
所以我在家只要是跟孩子在一起, 有八九成的時間是沒開電視的
拿來陪孩子玩, 拿來陪孩子聊天, 就算是真的很懶很累, 只坐在旁邊看孩子玩
我覺得應該都比讓孩子接收那些負面的資訊, 好上好幾倍
當然老師也建議可以帶孩子去散步, 但最近好冷喔~~ ><"
其實仔細想想,這前後都是可以相貫通的
當你換個角度把孩子成為生活的中心, 與孩子好好溝通變重要了起來
而要好好溝通就是要讓孩子先知道, 什麼是對的和什麼是錯的
教會了對與錯, 自然就容易溝通生活上的大小事
再來就是選擇用什麼樣的方式與孩子溝通
每天怒火中燒的罵小孩, 還是多給孩子一點愛
是想動手扁小孩, 還是當朋友般的換個方式溝通
想多給孩子一點愛, 最基本的就是把時間多撥給孩子
相對的你也就能多了解自己的孩子, 就能及時知道孩子要的是什麼
其實到了最後
又可呼應到另一段在其他地方看到的話
【要給孩子無時無刻的陪伴】
沒錯
要把親子教養做好除了全心全意的付出
我還真想不到有其他的做法了
不過......我還真不是那塊料
所以只能求盡量做到, 努力做好
無法求做完美啦
還有什麼呢??
現在也想不到了,以後有想到再補充吧
這也不是什麼長篇大論
只是很單純的分享記錄我這幾週來
與孩子應對上的轉變
希望也能藉此勉勵自己能繼續堅持走在這條路上
也希望能幫助剛好有經過看到這篇文章的爸爸們
說真的
實際做起來真的很難
所以我覺得
這只適用對自己與孩子的應對常常感到懊悔的爸爸們
哇哈哈~~~就是要像我這樣很矛盾的人啦
然後把那股懊悔當成動力來好好改變自己
再借用另一段曾聽過的話來當結尾好了
孩子打從出生就覺得爸爸媽媽是他最愛的人
也是世界上他最愛的人
孩子的眼中是這樣的一個你
而你呢?? 現實中的你的作為
讓你成為孩子眼中怎樣的一個爸爸呢
仔細的想一想
我們雖然常說這麼做是為了孩子好
但我們是否常常濫用了孩子對我們的這種"無條件的愛"
而選擇了一個"簡單又自以為是正確"的錯誤教養方法呢??
最後.....
【會】我還是會生氣還是會發飆
這是我不變的原則
也還沒有人可以有效的說服我
只是
現在跟孩子的互動更順暢了
也就很少生氣和發飆了